网络游戏

永劫无间6月16日英雄调整说明

2021-06-22 来源:网络 整理:游戏232(www.youxi232.com)

永劫无间公测时间

永劫无间公测时间官方并无明确声明(截至2021年6月18日)。

《永劫无间》是一款高自由度的多人动作竞技游戏,由国内二十四工作室制作,2019年12月13日已在Steam上线预定页面。

2019年12月13日在TGA上公布首部预告片,预计2020年登录Steam。后推迟至2021年上线,已在2021年3月31日开启国服先行者测试;并从北京时间4月24日凌晨2:00开启Steam全球开放测试,持续3天,在4月27日凌晨2:00结束测试。官方随后宣布将于2021年暑期正式公测。

永劫无间游戏特色:

1、自由的开放世界地图

游戏地图交互自由,从大佛掌心到崇山之巅,从铁索悬棺到矿道纵横,地图上所有角落均可自由到达。

2、创新式的飞索玩法

玩家可以自由选择飞索目标,并与飞索所及的不同对象进行丰富的互动,如射墙可走壁,射窗可破窗,射人可暗杀……

3、爽快激烈的动作系统

本作的基础操作相对便捷,同时游戏的竞技性也得到打磨,闪避、格挡、斩杀……有多种上级角色操作。

4、多样化的游戏角色

《永劫无间》将不同文明的角色带入游戏中的战场,从中原豪侠,到东瀛武士,再到西域女剑士,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刘德华在中国影坛排第几啊?

  永远第一的刘德华~~`

  刘德华与香港电影二十年

  我们都叫刘德华“华仔”,管周润发叫“发仔”,梁朝伟是“伟仔”,他们好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新的演员,比如吴彦祖,我们谁也不会喊他“祖仔”

  由草根走向中层的

  “流民太子仔”

  1981年,刘德华毕业于无线电视第10期艺员训练班。他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为《花艇小英雄》,而令他开始获得声名的则是1982年12月热播的警匪剧《猎鹰》。1982年他参演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1984年因合约纠纷被无线雪藏大半年,1985年与无线改签后随即活跃于电影圈。

  上世纪80年代刘德华参演的电影,明显带有他在电视剧中的气味和影子,如《英雄好汉》(1987)和《江湖情》(1987)等英雄类型片都是如此。“刘德华在表演上的特色很早就呈现出来了,我一直觉得他有一种‘街坊味’,他在处理草根角色的时候,特别有亲切感。比如说,他早期拍追女片和古惑仔片时候,就有一种‘流民太子仔’的感觉,一方面他是流民的姿态,但同时有太子哥的傲气和胸有成竹。”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登徒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当然也有很多演员有这种‘流民’味道,但少了刘德华的明星味。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香港电影建立本土意识的影业兴旺阶段,这种流民太子仔的感觉,是刘德华找到的发展特色,他的角色每每是草根本质,却最终得到中产阶级或者专业人士的姿态,在银幕上发挥魅力。在香港影评家朗天看来,“这对应社会由下而上的阶层频繁流动,符合了主流电影观众由草根晋身中产的期望。”

  “事实上,随着本土影业的愈趋兴旺,刘德华本身也愈来愈掌握中产意识和中上层身份。由《赌神》(1989)到《赌侠》(1990),正式确立了他作为周润发接班人的地位;1991年,他成立天幕,晋身电影公司老板,开业做《九一神雕侠侣》。两集《赌城大亨》(1992),扮演新哥,在银幕上直接呈现一个白手起家的传奇。表现出充分掌握上流社会玩意(从打高尔夫到卑鄙权力游戏)的天分;到了《天地雄心》(1997),刘德华扮演‘企业精英’的角色,深受观众接纳。”

  香港演艺学院高级讲师舒琪认为,这种草根特点,使得刘德华成为一个特别有亲切感的演员。在舒琪看来,香港电影的特点,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亲切感。而香港电影衰落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演出者和电影本身都失去了原有的亲切感。

  “我们都叫刘德华‘华仔’,管周润发叫‘发仔’,梁朝伟是‘伟仔’,他们好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新的演员,比如吴彦祖,我们谁也不会喊他‘祖仔’。”舒琪说。

  “情深烂仔”与悲剧英雄

  “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刘德华主要拍两类电影,一类是追女片,一类是古惑仔片。古惑仔片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英雄片和江湖片的潮流。他在其中的角色通常是一个小混混,凭自己努力打出来,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符号象征(ICON)。”登徒说。

  有影评人认为,刘德华在《旺角卡门》(1988)、《天若有情》(1990)就已经建立了“情深烂仔”形象,而且他的角色总是难逃一死的神话,难免一死,成就了这个形象的浪漫英雄身份。

  “在当时,他的电影形象一直是个悲剧英雄。这与80年代香港只争朝夕,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大的限期下的悲剧感非常相似,到了90年代,这种悲剧感越发加重,他还演过罹患绝症的角色,有接近死亡的氛围。”登徒说。

  “90年代之后,刘德华演出了很多反英雄的角色,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来看,当时社会中已经找不到英雄,整个电影圈都不要英雄。对于刘德华来说,表演这种角色是一种突破,从英雄走向反英雄,《烈火战车》是特别明显的反英雄片。”

  刘德华自己也曾说过,在英雄走向反英雄的过渡中,他有一段表演上的迷惘期。他的英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到了《无间道》,刘德华的反英雄角色被认为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现在看起来,他反而是在反英雄的演绎上,得到了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刘德华拍反英雄片和杜琪峰有很大关系。杜琪峰不要他英雄的一面,比如《暗战》、《大只佬》、《无间道》。后来拍《全职杀手》的时候,要他演回一个英雄,他说已经做不回去了。”登徒说。

  “对应香港影业逐渐走下坡路,加上刘德华的年纪渐长,情深烂仔的故事开始出现了‘夕阳无限好’的慨叹。于是,《龙在江湖》(1998)、《赌侠1999》(1998)的刘德华在消失的边缘留下最潇洒的姿态;相比于《赌城大亨》的意气风发,《龙在边缘》的飞龙已经面对末路降临的气息。”影评人朗天曾有这样的分析。

  而在影评人李照兴看来,情深烂仔,或者悲剧英雄,一定程度上总括了刘德华在香港影坛最为无可取代的地位:这样的角色往往奸中有正。不管角色的职业是什么,总之他有情有义,为兄弟赴汤蹈火,为情人烈火战车。

  “刘德华惯常的烂仔或者英雄造型是属于旺角的,一种草根的,打不死的活力,一种80年代的豪气,仅仅因为这个,他也是难以取代的。外面的潮流不知改了多少遍,时尚风吹走了又再回来,日本的,英国的,韩国的,只有旺角的永远不变。那是一种最地道的香港美学,或者更具体一点,旺角美学。他告诉年轻的我们,英雄该如何有型。”李照兴说。

  中年转身

  刘德华的电影事业多产期为1988至1992年,(1988年10部,1989年16部,1990年12部,1991年13部,1992年10部)。1989年,随着周润发减产,刘德华承接了电影市道的需要,成为当时流行的英雄片最抢手的头号小生。

  但处于多产期的刘德华,也往往被认为“处理性格和情感没有深度,角色类型化”。影评人张伟雄说:“他喜欢在镜头里玩形态,玩火机,玩枪,玩小动作,连发型都不能改。可以说,他是同一时期一直演两种角色而已,路数甚窄。多产期还造就了刘德华在表演上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模仿。”

  随着香港电影业的萎靡,不想跟着香港电影一起完蛋的刘德华,便要在电影中转型了。他要去寻求多个刘德华的可能性。

  “刘德华是如此专心一意急急去走出自己。《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只穿底裤在夜里微雨的兰桂坊被奚落的挣扎。《暗战》以假扮作为有限人生的生趣。《瘦身男女》和《大只佬》组成‘假身两部曲’,是一个偶像向自己一个阶段说再见吗?这是他的转型,自我放弃,重新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张伟雄分析。

  《大只佬》(2003)被认为是刘德华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只佬》这个角色引导刘德华放开一切,由固有形象先行,到角色性格与演技的大转型,此后我们看到另一个刘德华,《十面埋伏》中的古代差人,天下无贼的狼。放下刘德华自身,放下了,天空自然大。”李照兴说。

  对于刘德华的转型,杜琪峰曾有评价:“我觉得他的转变是在拍《暗战》的时候开始的,我们商量过好不好用不同于以往的演法去演绎,他答应去尝试,其实他付出了很多,才能冲破这一关。我觉得那次之后,他已经少了以往那种 ‘很刘德华’的演法。开始着重Character(性格)。以前你是怎样看他都是刘德华,近年他的电影层面广了。”

  不断寻求转型和突破的刘德华,得到了更多好评。他为自己的演员生涯冲出了一条血路。在他放下了架式之后,在他逐渐步入中年之后,他表现出更多的可塑性。“我们已经看不到一个小子一般的刘德华,而是看到一个心态成熟的角色。”

  他进入成熟期后一个屡被提起的角色是《无间道III终极无间》中的刘健明,结局一场,他依然不死地坐在轮椅上。“几许慰问,刘健明俨如永劫不返地活在记忆中,与我顿为好一个永远的青春啸歌的画面,把曾经幼稚、浮躁、自卑又自满、招展等偏颇品质,好好思忆凝留--我的刘德华时刻。”张伟雄感慨说。

  走向大陆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香港和大陆的电影有了合作,刘德华是其中的代表,周星驰是另外一个。但我看周星驰的电影,总觉得是亚洲电影,而看刘德华拍的就会觉得是国产电影。比如《天下无贼》就是这样。”登徒的观感非常细腻。

  “刘德华应该算第一个在内地发展得很好的香港明星,他能找到与国内电影工作者合作的方法。其实,能拍香港电影,又能拍大陆电影,这样的明星很少。”登徒说。

  走向大陆,在一些影评人看来,是香港电影萎缩之后的必然选择。朗天这样阐述,“谁说《龙凤斗》(2004)不是关于香港电影之死。以港片天王刘德华为代表,无比风光的过去,得心应手偷来换去(以前不少人说港产片都是拿来主义,没有真正的创意),到了2004年,终于是药石无灵,葬在路边了!”

  盗生,固然是一个人生魔术师,也实在集合了刘德华之前所有美丽形象于一身(情深浪荡的专业精英)。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面对真正的末路,影片的结局只不过为大家留下了一个美丽的梦,动人的记忆而已。

  “香港电影固然面对末路,但刘德华转过头来仍然漂亮,而且还昂然开拓新天。在《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成功为冯小刚讲述一个但愿天下无贼的理想。这个梦固然已非香港的,但也显示刘德华朝大陆的走向,加上之前的《十面埋伏》(2004),刘德华明确已朝大中华明星的康庄大道迈开脚步。”朗天分析。

  关于走向大陆,刘德华自己曾说过一段话,“最近,陈可辛看完《天下无贼》恭喜我的话,令我一生受用。他说,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香港演员回内地拍戏,可以将自己的Tempo(节奏)调教到和内地演员一样,而没有观众抗拒我扮演大陆人。陈可辛跟我说,‘恭喜你,你可以演绎一个大陆人,香港暂时找不到这样的演员。’其实因为大陆有这个市场,如果有一天我拍《活着》,办得到吗?以前办不到,现在我觉得可以。”

  香港象征

  “刘德华一直是超级努力,对事业热情,对专业投入。近几年,刚好香港经济衰退和转型,香港人需要寻找一个心目中的ICON(代言),这时候,很自然就选中了刘德华。这段时间以来,刘德华成为香港很多电视广告,尤其是公益广告的主角。也许,香港人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信念,他给了香港人很多的启发,甚至成为香港人某种精神上的寄托。”登徒这样理解刘德华对于香港的象征作用。

  另外一位香港著名影评人石琪在接受采访时说,“1990年代下半期,到2000年初,都是香港电影的低迷时期,很多大明星都没有拍片子,或者去了美国,比如周润发、李连杰、成龙,在这个过程中,刘德华对于香港电影的支持作用很大。

  “刘德华之前已经红了很多年,但不算是最红的明星,他拍了许多小制作的电影,像《旺角卡门》一类的。但这10年来,香港娱乐圈走下坡路,他不离不弃努力投入,又演又唱,做忠做奸,扮肥扮瘦,对港片逆境重生很重要。叫座的《暗战》、《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阿虎》、《全职杀手》、《无间道》、《大只佬》等,他都是功臣之一。他与郑秀文合演的爱情喜剧《孤男寡女》最开心,使死气沉沉的港片在2000年反弹复苏。”

  石琪觉得刘德华这几年的表现特别好。“他不断改变戏路,拍了很多另类片,不再是原来的纯情和英雄,也扮老豆,有时也不做主角,还跑去拍大陆电影,一直保持活力,成为香港电影低迷时期的象征。有了他的支持,香港电影不至于在今天完全迷失。

  “原来香港人的归属感很强的,但近10年来香港人的自信心差了。刘德华算是香港制造的最后一两代男明星,他提醒着香港人和香港娱乐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

  踏入新千禧年以来,刘德华的演技也开始获得广泛承认,在多年角逐失利之后,终于凭《暗战》首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2年的《无间道》更将他推上天王巨星的最高点。2003年他还凭《无间道III终极无间》当上台湾金马奖影帝。

  “我觉得刘德华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他的Popularity(通俗流行),他的Output(产量),他的多元化,都是极少有的。他的流行,将跨过几个年代。” 这是舒琪概括刘德华在香港电影史上的位置的说法,又何尝不是广大观众的想法呢?

为什么刘德华会红那么长的时间?

中老年妇女的偶像,现在年轻人是不会喜欢他地

陆良有哪些历史名人?清朝到民国时期的

孙渡
姓 名: 孙渡 学 籍: 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
字 号: 志舟 党 派: 中国国民党
籍 贯: 云南省陆良县 军 衔: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生 卒: 1898-1967 军 职: 第六兵团司令兼东北“剿共”总副司令

黄 埔 档 案

1898年5月5日,孙渡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新庄村。
1915年陆军小学毕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1917年毕业后到滇军警卫第二团任排长,同年随唐继尧入川、黔,晋升连长、营长,在顾品珍等倒戈后仍追随唐。
1922年3月,唐继尧回到昆明,孙渡被任命为独立团团长。
1923年初随滇中镇守使胡若愚入川参与川滇黔之战。十二月滇军败退入黔,升任旅长兼贵州省警务处长。
1924年返滇,任云南省烟草公卖总局局长、云南省宪兵司令。
1927年唐继尧被推翻,孙成为龙云的参谋长。
龙云统一云南后,孙渡于1929年11月21日任为云南省政府委员。
1929年至1930年间,担任云南省团务总局会办。
1930年任第98师第3旅旅长,进兵广西作战。
1931年2月回滇,3月任第十路军参谋长,9月21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
1935年任剿匪第2路军第3纵队司令,防堵追剿红军,后兼任第二路军总指挥部行营主任。
1936年3月,蒋介石委任龙云为黔滇绶靖公署主任,龙仍派孙渡率第三纵队开到贵州威宁,云南昭通,彝良一带尾追 过滇 的红军二、六军团。
3月下旬,红二、六军团挺进滇北,插入宣威县境,孙渡纵队尾追红军至宣威。红六军团肖克曾写信给孙渡,建议双方缔结停战协定,孙渡置之不理,继续尾追,在宣威来宾铺一带向红军发起猛攻,使红军战士数百名伤亡。
经过两天激战,孙渡纵队重创败退。
4月,红二、六军团突破滇军防线向西挺进,直指普渡河,红军渡过金沙江,孙渡纵队才停止追击。
1936年4月18日授孙渡陆军中将军阶。
抗战爆发后,1938年7月龙云任命孙渡为新编五十八军军长,开赴湖北,参加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奉新高安战役、赣北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8年11月,孙渡与云南部队六十军、新编第三军合编,成立第三十军团。在第一兵团司令张发奎指挥下,三十军团在崇阳一带与日军激战,牺牲参重。
其间曾赴中央军校第五分校受训,并任第16期第18总队总队长。
1939年代理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1年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参加赣东会战、长衡会战,同年10月16日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5年初升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调驻安庆。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2月率第一集团军总部由安庆调东北锦州,参加国共夺权争利的内战,指挥在东北的滇军部队。
1947年9月改为东北第一兵团,任司令官。
1948年1月改为第六兵团,任司令官,辖60军、93军。
1948年2月,蒋介石以维护军誉为由,调任孙渡为热河省主度。
1948年6月22日调任热河省主席。
1949年12月孙渡调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派回云南活动,企图以云南为国民党的最后基地,负隅顽抗,作垂死挣扎。但卢汉审时度势,12月9日在昆明宣布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孙渡潜藏到昆明郊区。
1952年在云南清匪反霸运动中被捕。
1963年被特赦释放,任云南政治协商第二、三届会议委员。
1967年4月,在云南昆明病故。享年六十九岁。

“还我河山,洗雪国耻”,这是孙渡将军出征抗日时留给家人的告别誓言,也是向全省人民表示的抗日决心。他是一位智勇兼资,文武双全的抗日名将,也是一位关爱部属,体恤民众的军中楷模。在云南,被称为小诸葛;在全国,被称为大儒将。出征时,他是全国100位军长之一;抗战中,他升为全国40位集团军总司令之一。在华东、中南广大战场,他指挥三迤健儿、云岭子弟58军、新3军全体抗日将士,同来犯的侵华日军血战到底,不但打出了滇军的军威,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令日军胆寒,使国人感奋。他出征抗战7年零半月,消灭日军10万之众,而自己伤亡不到8万,在40个集团军中,成为斩获最多,伤亡最小的集团军之一。他驰骋于大江南北,转战于湘鄂赣浙,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面临过许多危险,但是,总以牺牲的精神,勇往直前;以必死的决心,夺取胜利,而使58军获得代表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的殊荣(战功大的才能受降),新3军获得在九江接受日军投降的殊荣,他自己荣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的最高奖章——青天白日勋章。今天,这位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为祖国独立自由而战的第1集团军总司令虽然远离我们40多年了,但是,对于了解他的家乡父老和本省、本国以及外国、外域的友好人士,依旧还在追忆他的过去,怀念他的往事:
孙渡(1895~1967),字志舟,陆良三岔河镇小新庄人。官至集团军总司令、省主席,中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省主席龙云为首的云南军政各界已从过去的亲蒋反共转向亲共抗日的道路。因为他们已预见到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打胜了,是全国的福气,打败了,是全国的灾难。为了打胜这场大战,免除这场灾难,便倾全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抗战的准备。诸如购置新式武器、增加积谷储备、扩充部队,训练壮丁等等。孙渡将军是龙云的重要谋士之一。
1935~1936年,云南面临着一个地方政权能否存在的严重问题,即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要路过云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领导人认为云贵两省军政首脑有贰心,要借围剿红军之机,消灭两省的地方武装。孙渡将军时任龙云第10路军总参谋长及行营主任兼第3纵队司令,对滇军负指挥全责。他权衡利弊,揣度轻重,在不妨碍抗战准备的前提之下,对红军路过云南采取“围而不堵,追而不击”的战略方针。围、追是执行中央命令,使之无借口可找;不堵、不击,是对红军网开一面,让他们尽快离开云南。结果,他的一计之出,而破中央的“双雕”之谋,既使红军胜利地渡过了金沙江,又保住了云南的地方武装,还使前来督战的蒋介石对龙云增加了信任感。而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则缺乏孙渡将军的韬略与谋划,同红军硬打,最后导致“主席亡权,贵州亡省”。
龙云对自己没有成为贵州王家烈第二,十分感谢孙渡将军,特设家宴款待。龙云在高兴之中提问:你是孙志舟,我是龙志舟,你这个孙志舟为何意?孙渡将军回答:我是激流之舟,可以冲破惊涛骇浪,克服千难万险,到达平安的彼岸。敢问主席:你这个龙志舟又为何意?龙云说:我是大旱之云,云能生雨,可以普降甘露,营救众生。说罢,两人相对而笑。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云南组建的第一支抗日出征部队60军,首任军长本应由孙渡将军担任,但是,龙云不让孙渡将军出去,而把任务交给了表弟卢汉将军出去。第二支出征抗日部队58军,于1938年6月组建,龙云还想把孙渡将军留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而最后是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点将,于6月6日正式宣布孙渡将军为58军首任军长。他临危受命,以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率部出征。出征之前,孙渡将军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亡国论”、“速胜论”等不利于抗战的种种舆论,特于6月21日在昆明向中外记者发表谈话指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最后胜利应于长期抵抗中求之。”当记者问及如何治军时,回答说:“现时代之军队,须着重于政治训练,务使各个士兵,均能养成抗战必胜信念,然后以之摧敌,无敌不克。”《云南日报》介绍说:“孙军长年华虽逝(43岁),英雄不老,谈及抗战军事,则气态轩昂,神采焕发,厥见解之超越,有如其目光注射之深远。”孙渡将军在谈话中还特别强调:“在此长期抗战过程中,余以为一方面须将现有战斗能力设法保存下去,另一方面须将未来战斗能力,努力培养起来。夫如是,抗战日久,则吾国之抗战力日益强大之兵力,当疲弊之敌军,最后决战,必操胜算。”7月10日,陆良同乡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欢送孙渡将军挥师出征,抗日杀敌,特赠军旗一面,上书“邦家之光”,“以表乡谊,用资策励”。而孙渡将军则把那面军旗视为珍宝爱护有加。
1938年8月1日,58军4万余众,在孙渡将军的率领下,从昆明出发,开赴抗日前线杀敌。第一仗是参加武汉外围崇阳之战,由于友邻部队缺乏配合,使58军蒙受重大损失。所属新编第11师被取消番号,代师长马奎撤职,孙渡将军记大过处分,新编第3军军长张冲被判刑。这一沉重的打击,对孙渡将军而言,可以说是晴天霹雳。然而,他不气馁,不灰心。失败的原因本来是友邻部队过早撤退,让刚刚参战的58军和刚到湖北才组建的新3军全部暴露在敌人面前,于卒不及防中受到重创。可是,孙渡将军则把全部责任承担下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考虑到孙渡将军过去的声望和功劳,恢复了新11师的番号。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为抗战而奋斗的军人,是不会被挫折压垮的。于是,在此后的战斗中,充分显示出58军和新3军的英雄本色。
1939年春,58军结束湖南醴陵的整训后,开往江西奉新战场杀敌。为鼓励士气,提高战力,孙渡将军总是穿着他的旧军服,一个人深入战壕,与士兵们谈心。同时,号召全军官兵要把驻地的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帮助群众解决吃饭问题、上学问题、道路交通问题、环境卫生问题等等。从而使广大民众把58军当成自己的子弟,形成了拥军爱民的良好风气。他在接受老百姓们送行时说:我们一定要把关心爱护父老乡亲的做法作为58军的传统发扬光大。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军人唯有拿战利品来报答国人对58军的爱戴和拥护,拿自己的头颅来拯救祖国的战争灾难”。
孙渡将军率部离开奉新后,连续投入了三次长沙会战,即一、二、三次长沙保卫战,与友邻部队密切配合,三次都将侵华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打败,胜利地保卫了芙蓉国首府的这座英雄城市,而使参战部队军威大振。孙渡将军因此而于1942年10月16日升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指挥58军、新3军。
此外,孙渡将军还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全国在八年抗战中,一共举行了22次大会战、孙渡将军则参加了其中的八次大会战,是云南出征部队参战最多的高级指挥官之一。
孙渡将军身为军人,却又具文人的风度。他在江西战场上,他爱民如亲,恨敌如仇,盛传一时,很多战地中外记者都争相采访。但是他不习惯在司令部里办公,而是同战士们在一起,实地指挥打仗,所以,他的部队伤亡很小,斩获颇多,不少记者只会跑指挥部,不敢到阵地上,因此,想要见到孙渡将军十分困难,想要采访,更是难上加难。其中的一位西班牙记者则例外,他敢到阵地上采访。在战壕里见到了孙渡将军。当记者自我介绍时说:“我是来自西班牙”,孙渡将军便接过话题就讲西班牙的历史。讲完后记者十分感动,问:“孙将军何时从西班牙回国的?对西班牙历史如数家珍,一定是在西班牙研究过多年!”孙渡将军则幽默地告诉说:“很惭愧,我还没有出过国门。”后来记者在他的采访录中说道:我接触到的中国高级将领很多,但像孙渡将军这样有如此渊博的学识者则很少,堪称中国军队的大儒将。
孙渡将军为了打击日军,扬我国威,远在长沙会战之前,就对侵华日军在华东、中南战场的大本营——南昌进行敌后破坏,由60军和58军各抽一部分兵力,组成游击部队,深入南昌郊区,破坏交通桥梁,伏击后勤辎重,使之指挥中枢一度陷入瘫痪。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破坏重要桥梁十数座,消灭日军数千人,并且还击毙了1名高级(少将)指挥官。孙渡将军在庆捷之余,挥毫疾书,写下了千古流芳的杰作《突袭敌后的一支神军》。
这里还有一小段插曲:孙老太爷去世后,地方中的阴阳先生们都争相为孙渡将军看坟相,念佛经。他们一致赞誉坟相好,福气大。孙渡将军不便直接反驳,乃以自己的体会说:坟相固然重要,但我想再补充3点:第一,要承认遗传基因,第二,要有一定的聪明才智,第三,要有自己的奋发精神。孙渡将军的这三点,实际上是说明一个人要创造人生辉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孙渡将军在抗战胜利前为了粉碎侵华日军的扫荡,他以破釜沉舟的钢铁决心,亲率部队,冲入敌阵,展开反扫荡。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凯旋归来,脸上长满了胡须,消瘦得认不出来。但是,他胜利地回来了,全家都为之庆幸。
孙渡将军对下面的官兵关怀备至,爱护有加;对驻地的百姓,友爱可亲,慷慨相助,每次移师,都受到广大民众的洒泪送别。而有一次晚饭过后,出去散步,他的秘书发现一名勤务兵偷他的腰包,告诉他转回去抓,而孙渡将军则拉拉秘书的袖子,直出大门,向外走去。秘书不解其意,问道:军长为何不去抓住他?答道:人是有人格的,他这样做,必定有原因,过几天再问他。一礼拜后,孙渡将军不是以首长的口气,而是以兄长的态度温和地问道:最近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勤务兵顿时双膝下跪,请求饶恕,说:我的母亲去世,无钱送葬,冒犯军法,偷了军长的钱,以后我变牛变马都要赔还,请军长饶我一次!孙渡将军还没等对方说完,就弯下腰用双手把那个勤务兵扶起,告诉他: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怎么是偷呢?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也有这分责任,如不够,我再拿点。帮助每一个战士解决家中疾苦,是每一个指挥官应当尽到的责任。不要说还的话,今后勇敢杀敌就行了。从此,那名战士便死心踏地跟着孙渡将军转战。
常德会战,大显滇军神威。1943年11月1日,侵华日军调集10万之众,对湖南的又一重镇常德发动进攻。他们从华容藕池口沙市间地区,分途南下,进攻常德。我守城部队与之激战7天,曾两度被其攻占。为了从侵华日军手中夺回这座靠近湘西的重要城市,中国军队调集了15个军的兵力,经过47天的血战,于同年12月17日胜利收复常德,打死打伤侵华日军23200余人。而在收复常德的战斗中,由孙渡将军指挥的第一集团军首先攻入常德。入城先锋第58军第10师,在师长侯振邦(云南宣威人)的率领下,犹如猛虎下山,扑向常德。侯师长站在俘获的日军坦克上庄严宣告:常德胜利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并号召全城居民各安生业,勿信谣言。
收复常德,挫败敌锋,这是中国军队在中南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之一,也是孙渡将军自指挥58军、新3军以来所获得的数十次辉煌胜利中最辉煌的一次。因此,当捷报传送到中央首脑手中之后,一片欢腾。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则立刻特电致贺,说:这是滇军继台儿庄大捷、中条山杀敌之后的又一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此后,随着中国军队的全面反攻,侵华日军已走向灭亡的道路。
1945年8月14日夜,日本天皇裕仁向全世界宣告无条件投降。孙渡将军也和全国广大抗日军民一样,纵情欢呼,兴奋异常。他说:伟大的军事家们有一句共同的格言,叫做“会笑者,最后笑,而最后笑才是真笑。”现在是中华民族笑的时候了。
可是,笑声未落,就从云南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孙渡将军的知己和至交、省主席龙云被解除在滇本兼各职,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一些不平之士叹息说:日本亡国,云南亡省。同时,全国军队进行缩编:新3军撤销,58军缩为一师,番号58师。孙渡将军调任东北“剿匪”副总指挥。在他前面还有总指挥杜聿明、副总指挥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陈铁。而且他是光杆司令,58师留在内地,没有到东北;新3军已不复存在。孙渡将军调往东北,目的虽然明确,还让他兼任第三兵团司令,不久改为第六兵团司令,辖93军、60军。此二军与孙渡将军无缘,他的根在58军。一位没有根的司令是没有办法指挥部队打仗的,因此,孙渡将军虽然充当副总指挥,但是,他在东北两年(1946~1948)时间,还没有指挥过一次战斗,而实际担任副总指挥只是一年,即1947年6月到1948年6月。就在1948年6月调任热河省政府主席,于同年11月热河省解放,他回到了重庆。担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12月9日,与张群、李弥、余程万、龙泽汇、石补天等人乘坐专机回到昆明。这天是卢汉准备起义的日子,他没有参加,说:“忠臣不事二主。”回到了翠湖东路7号他的家里。
他在告老还乡,解甲归田之前,蒋介石动员他到台湾,他婉辞道:“我有家小,只有留下。”蒋介石念及抗日的战功,给他20两黄金回家养老,说:“败局已定,留下备用。”他一两都不要,他想: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给共产党过不去,恐怕会得到宽容。但是,他没有料到,在1951年的镇反运动中,在昆明被捕入狱。临走时他特意换上一套新服,告诉张夫人说:“我们的生活到此结束,你可以自选生路。”
这里需要记述的是:孙渡将军另一位夫人唐芸赓,即唐继尧的四妹四姑太,早在蒙发爱情之时,她就发誓:“非孙渡不嫁!”曾经不少人向她求婚,包括龙云在内,她都一概拒绝,一直等到1943年36岁,孙渡将军的原配夫人白岩李大管事女儿李小四去世后,她才从香港前往江西与孙渡将军成婚。四姑太十分贤惠,也很能干,一进门就成为孙家的大管家。半年后,孙渡将军又与七年前在丽江相上的张大老爷的女儿孙灿琪成亲。从此,唐、张二位夫人一直亲密无间,和睦共处,彼此以姐妹相称,互相关照。1946年她们一起回到昆明翠湖东路7号,凡是陆良人,无论认识与不认识,唐四姑太都要留在家里吃饭。张灿琪老人的大女儿张沛,面对笔者的采访,还带着非常怀念的心情说道:“唐大妈很好,我是她带大的。小时候我只认得她是我妈妈。”张灿琪老人说:“你们写孙渡,一定要写我的姐姐唐妈妈。太好了,我们永远忘不了她!”可惜,唐四姑太结婚太晚,与孙渡将军没有生育,后来与云大历史系名教授李德嘉生活,更无一男半女。唐四姑太生于1911年,卒于1994年终年83岁。
孙渡将军在长达10余年的战犯监狱里,一直吟诵着《三国演义》开头的那首词——《临江仙》度过的。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同在狱中的战犯们,对于孙渡将军每天早上吟诵的这首词,群起而攻之,指责他坚持反动立场,不愿改造自己。孙渡将军却问:“国共两党的纷争是哪些年代?《三国演义》上的这首词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难道数百年前的作者就能预见到今天的变化而专为我孙渡填这首词?问得无一人回答。
孙渡将军度过了狱中生活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获释,被选为云南省政协二、三届委员,1967年4月在昆明去世,终年72岁。留下一男二女。
这位抗日名将,度过了威武的前半生,之后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离开了故乡的亲人,驾鹤西去。